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地的皮相

苏丹 四面空间 2024-04-21

↑ 点击关注四面空间

十年前在中国美术馆刚认识于会见的时候,这位校友就和我谈及这个作品的创作构想。之后的十年中,他一直没有放弃这个宏大的计划,慢慢积攒着能量,储备着激情,同时沉淀着思考。表现这样沉重的题材,仅仅依靠油彩和画布显然是不够的,他想使用掺和一定数量的工业和建筑垃圾的土壤,将它们直接投放到作品的本体之间或作品展示的环境之中。让这些带有文明印记的碎片和人工建构废墟的残渣来营造现场感,以替代矫揉造作的笔触和色块。几个月前的一次信息浏览,竟然惊喜地发现他终于实施完成了这一惊世骇俗的作品——《大地是一张皮》。


“大地·突然”是于会见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的题目,由策展人杭间先生命名;第二个展览名称是我做其策展人时取的“会见大地”,我喜欢使用双关语,借助它们努力制造一些意外的效果和联想。于会见的绘画作品一直以大地为表现对象,努力绘尽其饱经沧桑和忍辱负重的皮相。同时也在表现其上所呈现出的衰败与峥嵘的轮换,甚至是它的死亡与重生之间交叠的空间形式。


2015年,“会见大地----于会见绘画作品展”展览海报(左)2023年,“会见大地一一于会见作品展”展览海报(右)


虽说自古以来钟爱大地的艺术家不在少数,然而传统艺术家多以平视的角度透视山水和旷野,这是一种视觉习惯。而以俯视大地的视角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并不算多,这个观看角度的变化实则是观念表达发生剧变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大地艺术开始有这种觉悟,如理查德·朗(RichardLong),罗伯特·史密斯森(Robert Smithson),克里斯托(Christo)和珍妮·克劳德(JeanneClaude)等那批艺术家虽然受制于沉重的肉身其实践依然是匍匐于大地,但他们创造的图景却在于俯瞰,因为唯有俯瞰才能察觉自然的伟岸和生命的渺小。当然大地艺术除了俯瞰的视角之外,还在于创作行动对大地的冒犯,适度冒犯是增进认识的过程。于会见的作品聚焦于现实中被人类普遍冒犯的大地的表现,其中有人文主义的思想观念。


《螺旋堤》 (Spiral Jetty),罗伯特·史密斯森,1970

《Surrounded Island》,克里斯托与珍妮,1983‍

《A Circle in Antarctica》,理查德·朗,南极,2012


独特之处在于于会见描绘的是大地的皮相,而非形而上的所谓大地精神,其实绘画最直接的效用就是刻画对象的皮相,皮相是具体的,生动的,皮相不一定就是代表着对对象理解的肤浅,因为今天的绘画早已超越了再现,而是极力去传达绘者的观念并表现他的情绪。于会见对大地的皮相一直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一度他使用极为粉艳和青翠的色彩,极细腻的笔法表现土地,他曾和我说过自己想画出一种肉的质地。对大地所持有的肉体意识是潜在的,当其转变成一种自觉的意识的时候,这个巨大的母体形象就开始浮现出来了。此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将大地的皮相和其历史与当下的境遇关联起来。但是艺术家笔下的大地皮相毕竟有别于地表形态在卫星的遥感技术下的客观呈现,在其造型的过程中一直有文本的参与,而文本实则是源于历史和当下的思考,它终究会汇聚于笔端生成异象的景观。此谓相由心生。


(上)《对视》,100cm×146cm,布面油画,2012‍(下)《惊艳》,100cm×146cm,布面油画,2012‍


多年以来,我工作室的墙上一直挂着一幅美国艺术家约翰·沃克的油画,那是一幅其家乡湖畔的风景画,但却是俯视的视角之下创作完成的。这张作品是艺术家经年累月不断重复表现的题材众多作品中的一件,它表达了对自己栖息之地的赞美。每一次自己面对这张作品,仿佛可以嗅得到那片湿地和深嵌于泥土中的那些蚌壳的气息。和沃克具有自然主义精神的作品相比,于会见所描绘的大地皮相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主义色彩的景观。在其画面中既有残存并巍然耸立在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有当下所进行着的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活动。那些大地上恍惚闪现的影影绰绰的人类身影,也会使人联想到远古时期人类的舞蹈、祭祀。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曾说过“人类的存在只是一个偶然”,它们折射着历史周而复始的规律,反映着这方地理环境几千年以来对人文的深刻影响。“大地是一张皮”具有浓烈的批判意识,它不仅是对历史的批判,也是对当下现实的鞭挞。由于艺术家描绘的这面皮相反映了今天的社会形态,就必然传递着某些当下的焦虑。


于会见所刻画的大地取材于黄河冲积平原的地貌,这片厚土自古以来是农业兴盛之地,也是黄河文明的主要的发祥地之一。万千年以来,人类在此地繁衍生息并不断创造出来新的文明样式,一代一代的文明被流动的厚土一遍遍封存,再被后世一次次发掘出来,它们熠熠生辉,交替释放着古文明的奇光异彩。这片土地也是艺术家一直以来生存的环境,于会见出生于偃师,是二里头文化遗址所在地,他对此地有着骄傲、依恋、好奇、焦虑等多种多样的复杂情感。自古以来,黄河周期性的泛滥和几次改道一直营造着经久不息的动荡,它不断摧毁当下却也造成了地下丰富的文明层积。历史地理环境培育出一种顽固的意识,它们根植于思想观念的深处,间歇性发作指引着人们不断重复历史,制造着短命的景象。


《苍茫大地》,400cm×200cm,布面油画,2006

《暮色》,120cm×180cm,布面油画,2012


另一方面,地理的材料至关重要,黄河冲积平原上疏松的土质,不仅利于耕作还形成了其易于塑造的性格。一方面人们用各种物理的方式来塑造它的品质,埏埴为器,模制成坯;夯筑成城,地坑为居……另一方面厚土表层的流动会形成对地貌反复无常的涂抹,这里大地的皮相沧桑,沟壑纵横。人类苦心经营的文明被不断被摧毁或掩盖,如摧枯拉朽般浩荡,像铁面判官一样冷酷无情。地理环境逼迫出来的规律考验着人们的信心,让人们无条件承受着,担当着。


环境衍生自然规律,风土则铸就着人类的潜意识。选择大地这样的题材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和文明学的话题,也是当下社会学的观察和表达。大概是于会见的历史意识和使命担当,让他感到架上绘画材料感的单薄与乏力,这不足以支撑他的感念。一个念头一直深埋心中,他想像安塞姆·基弗一样使用一种更具现场感的材料和方法。比如混杂着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土壤,比如挥汗如雨般的劳动。从动念到放下画笔的行动跨越了十几年的时间,我想,这期间一定经历了跃跃欲试到彷徨、选择、思量种种纠结。行动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开始,不仅对于艺术家,也对于像我这样关注艺术家的人。


和以往作品相比,《大地是一张皮》不仅在创作材料上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件作品的绘制过程还具有行动绘画的特征。像行动绘画的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Paul Jackson Pollock)、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创作中的姿态一样,在这个动人心魄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绘者的身体充分调动了起来,凝视和行动交替进行,凝视代表着思考的姿态,行动则是思想指引下的实验。尽管如此,因肢体的乏力艺术家还是借助了加长的工具去点染,去描绘。


《收敛》,杰克逊·波洛克,1952

《无题XXV》,威廉·德·库宁,1977


《大地是一张皮》这件作品还有象征性绘画的特征,其组成作品本体的材料多来自环境现场,如煤、土和木板。用老门板拼成的底板经过高温炙烤表层已经炭化,这或许映射了地下煤层的构造形式;作品表面因煤块的燃烧而生成的画面质地,会让人联想能源的循环所驱动的社会景观迭代;搁在工作室地面上的巨幅作品,还容易令我这样的人想到规划宏伟蓝图的大沙盘。沙盘就是一个个理想的模型,大多数情况下理想社会的假设和勾勒体现了权力,极少数人拥有的权力。在这种声势浩大的社会实践中,绝大多数人只是被安置于其间的木偶,被充满善意地规定了短暂的人生。在绘画现场手执大号绘画工具的艺术家,偶尔会令我想到那些指哪儿打哪儿的大人物,这时候若拿过去的作品与之相比较的话,会令我看到角色的反串,这样一来,艺术家批判的方式就有了某种悖论,增强了作品审美中的嚼劲。


《大地是一张皮》木板高温炙烧过程

《大地是一张皮》在室内的拼接制作过程《大地是一张皮》作品细节


《大地是一张皮》的创作是传统架上绘画的动作升级,在这个有组织的、颇具规模的,手段和工具具有复合性、综合性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展现了他对大地皮相成因的探究力度和想象深度。社会性的组织创作和文化地理角度的素材收集,对该作品的气质和内涵的形成是根本性的。这种情况下,作者连笔触的卖弄都果断地抛弃了。在此,他绝非意欲让人们陶醉于欣欣向荣的地表景观的描绘和赞美,实则为人们再现了另一种荒芜。这种荒芜透露着一丝历史虚无主义的悲观,它源自对大地皮相易容于历史的透视以及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同时,这种荒芜不是缘自土地干预者能量的衰竭和关注的旁落,而是因为某种经久不息的冲动和无差别性广泛的土地实践。当下的土地乱象还和对权力的迷信有关,权力的正确惯性压倒了智慧的纤毫,让人们变得鲁莽;权力的傲慢还让科学和历史常识偃旗息鼓。于是,试错的规模空前、声势浩大;对权力的痴迷打破了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自然是一地鸡毛,始乱而终弃。


《大地是一张皮》创作过程


《大地是一张皮》还表现出些许对土地强大的再生能力的质疑,有种悲天悯人的意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虽然聚焦于黄河冲积平原,其地貌的自然性改变周期依然极其漫长。相比之下,人类所创造的第二自然面貌的更迭则要加快许多。在文明历史的演进中一直存在着新世界和旧世界的相互颠覆和倾轧,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干预和改变自然的能力陡然提升,这使得土地面貌的更迭频率大大加快了。这皮相既是理想社会那乱糟糟的实践的反映,又像是理想主义者狂想缭乱的草图。个人的意志泛滥成灾的时候,许多看似宏大的计划必然烂尾。于是大地这张皮早已来不及更替,成了一件花里胡哨的百衲衣。而这种灰色乌托邦实验的代价是来自大地深处的能源,一方面,它造成的地表创伤面积巨大,自然修复的周期也将大为增长;另一方面,支持人类改造地球行动的能源并不是可持续的,它终将枯竭。


如果说于会见之前的油画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方土地灰色的未来,预言了某种难以规避的历史宿命,那么《大地是一张皮》则更多地给我们曝光了惨烈的当下,揭示了自然、历史和社会的隐秘关联。艺术家的历史意识、视觉张力和美学经验在这巨幅的创作中相互角力并共同作用,由此带来了作品中的复合性和胶着感,甚至难以言说。



作品赏析
01

《山乡巨变》,190cm×146cm,布面油画,2009

《一片风景》,116cm×70cm,布面油画,2014

《麦浪》,143cm×190cm,亚麻布油画,2014

《虔诚的荒诞》,170cm×340cm,布面油画,2016

《丰润》,100cm×146cm,布面油画,2019


《大建设》,200cm×380cm,布面油画,2011

《春之祭》,200cmX380cm,亚麻布油画,2013

《这是一片土地》,200cmX380cm,布面油画,2007

《英雄诞生》,200cmX380cm,布面油画,2008

《为大地输液》,200cmX380cm,布面油画,2012

《俯瞰大地》,143cm×190cm,布面油画,2014



艺术家简介
02于会见1962年11月河南偃师人1987年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艺系装饰绘画专业现任河南省美术馆馆长
主要个展2012年2月"苍茫的大地"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12年5月“大地异相”今日美术馆,北京2012年9月"大地-突然”中国美术馆,北京2013年5月"视觉中的风景"河南省美术馆.郑州2013年10月"大地-请停留一下”洛阳美术馆.洛阳2015年11月"会见大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21年11月"河南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会见大地”河南省美术馆”.郑州2023年3月"会见大地一一于会见作品展”陕西省美美术博物馆,西安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


特别鸣谢


南洋迪克整装家居



长按关注四面空间
一面自我  |  二面周遭
三面历史  |  四面未来





更多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010-62798806

官方邮箱:cicasudan@126.com

微博:苏丹_TsinghuaUniversity

抖音:四面空间(1818422922)




   往期文章精选↓关注四面空间→阅读更多原创


黑白之外的灰——读苏丹的《黑白之城》断裂:历史中的未来主义●华丽的毁灭 灿烂的重生●京城建筑的帽子戏法——光华路旧事之十三大江东去——《我的大学系列》番外篇终结章艺系的传家宝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8只悬臂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